报关贸易方式有哪些(报关贸易术语有哪些)
报关贸易方式有哪些
在国际贸易中,报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报关贸易方式不同,对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将对报关贸易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1.进口报关方式
进口报关是指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口货物的手续,包括缴纳关税、办理货物检验等工作。
进口报关方式主要包括当地代理报关与快递报关两种方式。
当地代理报关需要将货物送到指定的报关代理公司,由代理公司进行报关操作。此方式操作相对较为繁琐,需要企业承担相应的报关费用和代理费用。
而快递报关则是每次发货的规模相对较小,将货物与报关单一同通过快递公司寄送,由海关进行系统报关。这样的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企业无需承担过多的费用。
2.出口报关方式
出口报关是指企业向海关办理出口货物的手续,包括缴纳关税、提供货物检验证书等工作。
出口报关方式主要包括自理报关与委托报关两种方式。
自理报关需要企业自行向海关进行报关手续,并提供清单和相应的证书。此方式需要企业有一定的海关报关专业能力,但操作比较灵活,可以自主决定下一步的操作。
委托报关则是将货物及相关单证通过报关代理公司进行报关操作。此方式风险相对较小,且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3.保税仓库报关方式
保税仓库是指在国内境内某些指定的区域内,向境外采购的未经加工的原材料或商品可以暂时储存,不需缴纳关税和税费,直到这些货物被加工或出口时才进行报关手续。
保税仓库报关方式主要包括保税内贸、保税加工和保税展示三种类型。
保税内贸主要是指把单证要求较为严格的内贸商品以保税形式进入境内保税仓库,货物保税处理中涉及的税费仅限于增值税。
保税加工则是指在保税状态下进行一定的加工操作,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再销往国内或者出口。由于货物保税处理中涉及的税费仅限于增值税,因此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保税展示主要是指将企业的商品以展示的形式在保税库展示,并将所售出商品寄放于库区内,但需缴纳展览费和仓储费等相关费用。
4.跨境电商报关方式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跨境电商迅猛发展。跨境电商报关方式主要包括BC、B2C等几种形式。
BC报关模式是将境外商品直接发往中国境内的消费者,直接向海关进行报关。
B2C报关模式则是将跨境商品先发往海外或自贸区进行加工或深加工,再以C2C方式销售。
5.保税物流区报关方式
保税物流区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经济区域,是指由政府划定的特殊区域,内部设立了进出口税收管理和服务机构以及相应的保税储运设施。
目前保税物流区已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保税物流区报关方式主要包括HUB、DTC等几个模式。
HUB报关也称集散报关,是指在一个地点进行集装箱的分拣和组合,然后再分批次发往各地的方式。
DTC报关则是将发往中国的海外商家或电商在保税物流区成立的企业集中处理,再进行国内配送。
总结
不同的报关贸易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各自具有优缺点。企业在选择报关方式时,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方式,才能有效的降低报关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