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报关 口岸放行(属地申报属地放行)

来源:|2023-07-20

属地报关 口岸放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运、航运等各种形式的货物进出口贸易越来越频繁。而在货物进出口过程中,报关和放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近年来,属地报关和口岸放行方式成为了许多贸易企业的选择,那么,什么是属地报关和口岸放行?它们又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呢?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些内容。

1. 属地报关

属地报关,即在家贸易企业所在地报关,在货物运抵目的港口或机场时,将货物的随附单证通过网络传输至目的地报关行进行备案。在这个过程中,属地报关服务商将会提供相关的报关手续,并根据不同的货物性质和目的地国家的要求,进行不同的审批。如果货物的随附单证等文件齐全、不涉及违禁品等问题,届时便可以直接进行放行。而如果在属地报关时有问题被审批机构拒绝,企业则可以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正,减小了在目的地口岸的审查的风险。

属地报关的优点在于更加方便,省去了货物到达目的港口后再进行报关的时间和步骤。同时,在目的地进行报关时更加便利,也可以更好地掌控货物的信息,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然而,也需要注意,属地报关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货物和所有的贸易企业,因为不同的货物和目的地国家有着不同的要求。

2. 口岸放行

口岸放行,则是在货物到达后,由报关服务商与口岸海关搭配配合,进行正式的进出口报关手续和清关放行。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相关的单证和文件,并按照海关规定的流程,进行核销和放行。但是相反的,在口岸放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企业就需要在海关进行补充材料或进行其他的手续,这也会增加企业费用和时间的成本。

相比于属地报关,口岸放行的优点在于其更加具有实效性,更能及时地应对突发的情况以及可减少政策变化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但缺点也显而易见,企业需要在境外的核销放行过程中,负担更多的费用,如:人事成本、路费、住宿费、办公开支等费用,并且在到达点事关时间敏感性的情况下,轻微的耽搁也会延误业务。

3. 属地报关和口岸放行的区别

两种报关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企业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属地报关服务主要的优势是可以预先审核货物并确定是否合规,可以避免返工和被滞留,同时能够降低进出口税费。而口岸放行则比较直接,可以及时地响应突发情况、政策重大变化以及对时效的要求。

同时,属地报关与口岸放行的风险也不尽相同。属地报关必须预先审核货物并确定是否合格,否则可能会被打回或被扣押,并造成责任和时间上的损失。而口岸放行不仅需要注意文书准确,还要避免任何人为的腐败因素。

4. 属地报关和口岸放行的未来

目前来看,两种报关方式在国内的应用较少,但国外却广泛使用这两种方式。尤其是在跨国贸易中,属地报关和口岸放行已经成为主流。而未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贸易将更为深入,这两种报关方式也有望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

5. 属地报关和口岸放行的适用范围

无论是属地报关还是口岸放行,都有其适用范围。对于一些贸易企业来说,如果涉及生鲜、易腐等货物,那么可以选择口岸放行,因为涉及到时效性和质量控制。但如果对一些生产性资料进行进出口,属地报关更为合适,更能够消除冗余的手续。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货物,选择合适的报关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属地报关和口岸放行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选择。选择合适的报关方式可以提高企业效率,减小风险,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加显著的商业价值。

最后,我们相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扩大,属地报关和口岸放行两种报关方式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成为全球贸易的主流。